1)前期工作
為原橋上部結構通過頂升旋轉 大程度的滿足新設計線形和標高的要求,在進行整個工程前,復測梁頂軸線、防護欄內側高程。從墩臺帽前緣測量各墊石底面、頂面、上部結構底面高程,進一步計算轉化到每片梁上的頂升量,作為初移量的實測依據。如果相關數據與原設計有出入,要及時與設計單位、施工單位進行溝通。頂升單位要仔細檢查分析原橋上部結構的連接情況和受力特點。為了頂升旋轉的梁體的連續性和自由性,可根據具體頂升方案,解除或割斷伸縮縫之間的聯系或解除與結構的聯系。伸縮縫處梁體與粱體間的雜物。在解除約束時,合理控制施工工藝,應盡量保護原結構不受損壞。
2)頂升平臺和吊籃的搭設
橋梁頂升操作平臺搭設,一般選擇臺帽或蓋梁對矮的橋墩進行頂升時,可以搭設支架作為頂升平臺,但需要進行 設計和驗算;另外,對沒有可利用的墩臺且上部結構較大的結構,可采用鋼管混凝土樁作為臨對支撐平臺。操作掛藍的安設,對較高的橋墩,可在橋墩地面組裝吊籃,通過起吊設備將吊籃安裝于蓋梁上方的防撞欄桿上,并加強橫向連接,增加的錨固設施。搭設備完成后,操作平臺進行加密處理,并設置 護欄,要經常配備人員進行檢查。若發現 隱患,應立即停止施工,對隱患進行排查、解決,然后再進行頂升施工工序操作。
3)頂升法的流程
行試頂。開始時應緩慢逐級(可分3~5級)加載,每級頂升量不宜過大,一般控制在2~4ram之間。注意觀測梁體頂升位置有無異常,若采用橫梁時,還應仔細觀測支架、加勁橫梁的變形情況。如無異常,再逐級加載到頂升力并使梁體頂升5~10mm,各級加載時間間隔根據支架、鋼橫梁連接情況和地基基礎處理情況而定,一般不小于10~15min。頂升時應配備4個以上人員,分別檢查頂升過程中的頂升設備及被頂結構的 性,每次頂升都要形成完整的設備使用狀態及梁體健康報告文件。正式頂升時,頂升系統及被頂升結構的 性。
確認頂升系統、臨時支撐系統及被頂升結構 、后,可正式項升,每頂升后,應及時用型鋼或鋼板做好臨時支撐口。臨時支撐面積應經局部承壓計算,并不小于支座面積的1.2倍,臨時支撐應與梁體密貼。臨時支撐做好后,使千斤頂油路緩慢回油至零。拆除千斤項,空出作業面。
4)支座及關聯構建的處理
同步千斤頂重新同時頂升后,留出操作空間,對銹蝕的梁底鋼板應除銹保護,銹蝕嚴重的應割除 換。對變形和嚴重銹蝕的支座進行 換。對缺角、損壞較大的墊石進行拆除重新制作。在新增及加固的墊石處,鑿除原結構表面油污及風化層形成高度差不小于6mm的凹凸粗糙面,并使粗骨料暴露。然后進行植筋及表面清洗除塵等工作。澆注快凝快硬自密實微膨脹C50凝土。
對于T/I梁在進行 換增添楔形鋼板時,對一聯兩端的滑板支座,要將原燕尾槽中的鋼板拆除, 換新不銹鋼滑板。在 換前,對原燕尾槽進行除銹和清洗,并涂抹硅油脂使其飽滿。對安裝的新不銹鋼滑板結合面也要進行清洗和涂抹硅油脂處理。其余支座上楔形鋼板 換,是要將原梁底預埋鋼板表面打磨平整,清洗干凈,用改性環氧粘鋼膠與楔形鋼板進行粘貼。所有楔形調平鋼板在安裝前,需做處理,涂料要符合現行規范的要求。
5)落梁
落梁程序與頂升程序相反,應嚴格執行其程序。落梁前應確認所有臨時支撐已拆除、鋼墊塊已安裝好。原橋支座進行仔細檢查,將嚴重變形或損壞的支座進行及時 換,將支座安放準確。檢查、測量、核實各頂升參數,為 落梁做好準備。待上述工作完成后,緩慢同步落梁,使各梁同時平穩地落到支座中心上。在此期間,落至支點承載以后,應注意位移和壓力傳感器所示數據,各墩減速是否一致,位移變化是否一致。相差過大時,應找出原因,處理后重新落, 后完成頂升。